尊龙(凯时中国)-官方网站

产业外移加速南安石材转型贸易窗口—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语言选择: 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您好!欢迎访问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热门关键词: 异形石材
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报道

全国咨询热线

0313-4169322

产业外移加速南安石材转型贸易窗口

作者:小编 日期:2024-03-10 23:40:07 点击次数:646

信息摘要:

产业外移加速南安石材转型贸易窗口

  本报讯 “水头石材产业的发展模式,是一种可以复制的模式,所以在各地纷纷效仿的情况下,水头作为石材集散中心的部分功能很快就会被替代,转移到其他产区去。”中国石材工业协会会长邹传胜认为,要持续水头石材行业的繁荣和地位,最好的办法就是发展总部经济。邹传胜的这一看法,也代表了南安石材界的主流意见,近两年南安石材业纷纷将资金外移,在全国投资矿山和市场,石材加工已逐渐成为很多企业的附属产业。

  水头石材产业的饱和已经是业内公认的状态,一亩地高达百万的售价,也成为阻碍石材企业扩大生产的最大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众多石材企业将目光转向了国内一些新兴的石材产业基地,在外地投建市场已经成为南安石材业的一股潮流。以东升石材在江苏投资的东升南通石材产业园项目为例,该项目总占地16000亩,计划总投资125亿元,包含长江石材交易中心、精品展示区、综合性建材市场、石材生产区、石材加工区、保税物流区及后期的综合性房地产项目。园区内的戴案港可直通长江,港池两侧将建成3000吨级码头,为园区内部提供服务。该项目自2012年底一经推出,立刻引起了石材界的关注,已有70多家企业交付土地定金,大有打造第二个水头的架势。

  除了东升南通石材产业园外,徐州、郑州、天津等地都有一批南安石材企业家投建的石材基地和市场,产业外移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从成本上说,水头已经不适合再投资新的石材厂了;从地理环境和交通优势上说,也正在逐渐被其他地区赶超。”锦益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景燎也正在推动一个位于江苏的5000亩石材产业园项目,目前一期的土地已经被抢光,“跟现在水头的地价比起来,那里的土地就太便宜了,一亩才三四万,从投资的角度来说肯定更有价值。”李景燎说,这个项目投资的基本上都是南安的石材企业,目前整个国内新兴石材市场也基本上都是这个情况。

  资金外移伴随而来的就是今后的产业外移,对此南安本地也在积极进行转型,目前滨海片区的海联创业园内,已经有三栋总部大楼完成了封顶,其他项目也正在逐步跟进。南安石材正在逐步从原有的国内石材加工基地,向以楼宇经济为主的贸易中心转型。

  在南安的石材企业中,泉州中轻石材有限公司是一家顶着央企光环的公司,作为中轻资源进出口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中轻石材依托总部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海外资源,在掌控矿山资源上有着一般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尽管是央企,并没有让中轻石材就此故步自封,在行业和市场都面临转型的背景下,中轻石材也在不断积极开发国内外优势资源,打造荒料分销体系和建设新型石材综合园区的新发展模式。

  在中轻石材的厂区,放满了来自世界各地多样的石材荒料。“这些石料绝大多数在市场上都很少见,我们的经营方式就是从资源入手。”泉州中轻石材总经理李楠说,在掌控资源方面,中轻石材的优势显而易见,由于多年在资源开发上的坚持以及雄厚的采购实力,中轻石材在很多国家都享受着“VIP”的待遇。目前,中轻石材掌控了来自全球的20多个矿山,每年从这些国家进口15万~20万吨石材荒料,大理石、花岗岩、玉石品类丰富,色系齐全。

  目前,中轻石材积极研究并拓展国内外市场,在国内市场进行着各种有益的营销尝试,其中荒料分销体系在行业内属创新之作。李楠介绍,目前公司先拿出几个石材品种来尝试,按区域开发代理商,将进口来的荒料直接发给代理商,同时采用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进行市场保护,有效减少同质化恶意竞争风险,巩固维护全产业链利益,使品种具有强大生命力。“例如我们针对幕墙市场,推出一款金黄色花岗岩,海地金钻,采用分销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我们负责宣传品牌、产品培训、技术支持,并为分销商提供一对一的管家式服务。建立在互信基础上的体系,分销商会很轻松地开展各项工作。”而且由于分销商都与中轻签订了年度采购合同,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中轻石材本身荒料库存积压的风险。

  尊龙凯时官网入口 尊龙凯时中国官网

  除了在荒料分销上的创举外,中轻石材还在水头筹建一个占地约700亩的大型石材园,规划成包括物流、加工、展示、交易、科研、设计、再循环等为一体的石材园区。该石材园预计将分为四期,第一期将于11月开始投入使用。

  作为水头石材产业转型项目之一,水头海联创业园的石材总部大楼已经林立而起,其中瑞发石材的大楼已经完成了封顶。作为瑞发石材今年的一个重点项目,海联商务大厦被寄予了厚望。“水头做生产加工的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只能整合现在的优势,转型成为一个贸易的窗口。”泉州市瑞发石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文艺认为,这是未来南安石材的走向,也是企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向。

  瑞发石材的发展轨迹也体现了南安石材行业发展的转型轨迹,1992年创办的瑞发石材主营石材批发;1995年开始引进加工设备,生产异形石材和线条,开始为国内各大工程项目供货,逐渐由一个单纯批发石材的贸易商转型为石材加工厂家;2008年瑞发石材大举扩充产品线,在福山工业区筹建了瑞刚大理石;2012年引进世界先进的岗石生产工艺和设备,生产人造岗石;今年瑞发将在水头筹建一个幕墙施工公司,进入工程施工领域。

  可以说,瑞发石材的每一次转变都紧跟着石材行业发展的潮流。而位于海联创业园的商务大厦,则是一次引领行业转型的尝试。“现在水头土地寸土寸金,人工成本也逐年提高,跟国内其他省份近几年兴起的石材加工基地相比,优势已经没有了,现在的地位被取代也只是时间问题了。”曾文艺认为,石材加工模式在水头已经快走到了尽头,“现在水头的石材覆盖全国,未来每个区域都会有自己的石材基地和石材市场来取代水头的份额。”

  曾文艺认为,水头石材产业的方向就是以现有的基地优势和在全世界的知名度,转型成为一个贸易窗口,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将石材企业进入楼宇经济便是第一步。“将现在企业的贸易部和分散在各个小区的中小贸易公司,都集中在一个区域,就能产生市场聚集效应,今后海内外的采购商只要到这个区域,就能买到所有石材和相关的服务。”曾文艺说,海联的商务大厦正式启用后,除了作为瑞发的总部大楼外,还将规划出很多标准办公区面向全国招租,率先尝试将石材业进入楼宇经济。

  尊龙凯时官网入口 尊龙凯时中国官网

  现在在国内如果要买意大利木纹,基本上就得找锦益石业。在单品战略的部署下,通过几年的运作,锦益石业实现了对大部分意大利木纹荒料资源的买断,现在月产量近5万平方米,成为了国内意大利木纹最大的供应商。锦益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景燎说,他们的经营思路走的是单品精品路线,对认定了的品种全力投入,将量做到最大,“当然这种方式也有相应的风险,看准了就大赚,看走眼了甚至可能让企业面临倒闭。”

  在经营企业的道路上,李景燎也一直在摸索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从1993年开始进入石材行业,锦益石业做的都是出口生意,到2008年遭遇经济危机下的外贸疲软后,锦益石业开始转做花岗岩产品,将全部精力放在国内市场。仅过了一年,锦益石业又将花岗岩工厂改成大理石市场,做起了大理石内销。

  “那时我们将沿大路的工厂改成大板市场后,马上就得到了很好的效益,很多工厂都开始效仿。”这时李景燎又萌生了做出自己优势产品的想法,最终他看中了意大利木纹这个品种。“这个石材材质比较脆、难加工,那时做的人非常少,但我们看中了这个石材加工后非常有档次,在酒店、会所等高档装修中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于是锦益石业将全部资源投入到意大利木纹产品中,几乎买断了该品种的荒料,而这次投资也让锦益石业在业内打出了自己的名气,“现在这个品种的市场需求非常大,有十几个加工厂在帮我们生产,我觉得这个品种起码还有十年的市场。”

  在单品路线上,锦益石业可谓走到了极致,目前整个公司只做两个品种的产品。“这样做的好处是容易集中精力和资源做大做好一个产品,容易让企业在市场中快速提高自己的辨识度。”李景燎介绍,未来锦益石业还将继续坚持这种发展模式,在石材行业做出自己的特色。

  尊龙凯时 人生就是博!

  从创立之初,华润石业就展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在销量上,白沙米黄等三个主力产品稳居全球交易第一位;在工程上,则有诸如中国石油大厦、奔驰大厦等经典案例。作为在石材行业中起步较晚的企业,华润石业的产值每年都要翻几番,如今已成为拥有员工600多人,渠道遍布全国的石材企业。能做出这样的成绩,身为80后的福建华润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庆达总结:“石材行业有想法的人很多,但我是真正能把想法做下去的人。”

  进入石材行业之初,黄庆达也是从事石材贸易,并以大理石进出口为主。2007年在外贸还一片大好的情况下,黄庆达就意识到大家都在往外跑,整个市场竞争一定很激烈,市场饱和后,利润就会不断降低,而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肯定是个更好的卖方市场。于是他便开始着手部署国内市场,很快华润石业就把产品卖到了山西、陕西、湖北、河南等内陆省份,后来又迅速在各地码头设立营销点,产品开始辐射全国港口。如今,华润正在向西南、华北、华东、华南布局销售渠道,完善覆盖全国的销售体系。

  对于华润石业最大的特点,黄庆达认为是产品性价比高。华润的产品走的是高端路线,在工程上的定位也类似于环球和溪石这样的业内高端工程专家。“大企业的运营成本比较高,所以产品的价格也降不下来,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就比较有优势。”黄庆达说,他们的目标就是做到同样的产品价格更低,同样的价位质量更好。

  利用遍及国内的渠道和高性价比的定位,华润石业在市场上的份额不断增加,产值也在逐年翻涨。黄庆达认为,行业真正的转型才刚刚开始,面对这一变局,企业除了要做好产品和销售渠道外,还要做好企业内部的建设提高整体执行力。目前华润石业有600多名员工,在严格管理的标准下,也执行高薪资、高福利的体制,“企业的发展最终还是要依靠一个强大的团队,所以我们计划明年继续给员工加薪。”

  “大企业可以什么都做,但这条路不适合中小企业,我们只能用有限的资源寻找特色产品,以差异化获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南安市豪展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志伟看来,在各种成本都不断提高的环境下,单纯靠走量的石材企业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合现在的企业,寻找好的产品做精做细,才能让中小石材企业有立足之地。

  作为行业的后起之秀,豪展石业在大理石上只做了柠檬金、白玉兰等四个品种。这些品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产量少、加工工序多。“这样的产品,本身就不适合走量,所以只能定位高端市场。”陈志伟说,这样的定位决定了豪展石业走的是精加工的路子,“我们给工人高一点的工资,让他们慢慢做,尽量提高每块荒料的成品率。”

  会选择走精品路线,主要是出于对企业自身能力和市场趋势的判断。陈志伟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装的特色需求也会逐渐增长。“不管是业主还是设计师,都喜欢在装修中加入一点与众不同的元素来彰显特色,所以对特色石材产品的需求也会逐渐增加。”但这同时也要有精准的市场判断,陈志伟认为,一个石材产品特别是特色产品可能流行周期就一两年,因此要善于根据流行趋势来更换产品,在不同时间段适时引入新品并淘汰旧品。

  “跟现在大部分企业的做法一样,我们主要也是从矿源上来控制产品。”对于认定的品种,豪展石业也是会想尽办法在矿源上就进行买断,“因为我们选择的产品本来产量就少,所以对于大部分走量的企业或贸易公司来说不是很有意义,相对的也比较好控制。”同样,豪展石业在花岗岩上也同样走的是控制矿源的路线,在石井和漳州都拥有矿山,利用花岗岩幕墙和大理石内装组合打造内外装饰精品产品。

  从去年开始,岗石在石材行业中异军突起,成为增长最快的一个产品分类。然而岗石工厂的前期投入比一般石材工厂高了许多,特别是在生产设备方面,往往动辄几千万。这也让石材机械生产企业看到了商机,作为石材机械中的老牌企业,福建盛达机器股份公司的反应也更为迅捷,在今年率先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岗石生产线设备。

  盛达机器在石材加工设备行业一向以产品齐全而闻名,而岗石生产线产品的加入,更让盛达机器的产品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以往由于岗石生产的特殊工艺,要比一般单纯的石材加工更为复杂,因此岗石生产设备一般都是采用进口生产线,设备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从市场的反应来看,我们认为岗石未来的市场需求很大,相应的生产加工设备也就成为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福建盛达机器股份公司董事长苏永定选择了一条最快捷的途径来进入岗石设备领域,“我们引进了外面一家岗石设备生产企业的技术,利用他们成熟的技术作为基础,我们就能避免走很多弯路。”

  这个决定让盛达机器受益匪浅,很快盛达机器就推出了自己的岗石生产设备,市场的反应也非常热烈,目前已经卖出了十几台设备。苏永定介绍,一条岗石生产线设备(含压、切、磨)卖价约1000万,现在一个月产量2条,一年就能增加2亿~3亿产值。考虑到岗石设备价格较高,盛达机器还与银行合作,推出了贷款业务,向盛达机器购买设备可以按揭,只要首付30%。

  新产品的带动以及大力度的贷款支持,让盛达机器实现逆势增长,预计今年产量较去年能增加20%。接下来,盛达机器还计划重点往中东、东南亚市场发展,进一步加码海外市场。

  从1990年创立至今,巨轮机械在技术创新方面就一直有很好的口碑。“现在一说起花岗岩的磨、抛、切机械,人家就会自然地想起我们巨轮。”南安市巨轮机械有限公司郑远东说,长年以来树立起的品牌,让巨轮机械一直处于快速发展当中,仅从2010年到2012年,企业的销售量便增加了三倍。今年,巨轮机械更是对供应链管理进行了改革,进一步从源头上抓起,提升产品的质量。

  郑远东介绍,在巨轮机械高速发展的几年中,原本粗放式的供应链逐渐凸显出弊端。“一台机械上千个零件,只要有一部分质量出现问题,整台机器就都会有问题。”郑远东说,在原本的供应体系中,最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交货不及时,甚至还出现过图纸外流的情况,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一般都认为客户是上帝,其实供应商的重要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客户,供应商能不能供货及时、价格合不合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产能和成本,而且也关系到产品质量能不能得到保证。”郑远东说,巨轮机械有70多家供应商,以往都是凭十几年的关系,在口头上做协议,“这次的供应链改革就是要改变行规,建立供应合同制及签署保密协议”。

  尊龙凯时 人生就是博!

  供应合同,将质量标准、交货时间等都进行了量化规定,同时也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方案,有利于培育出更多的优质供应商,“合同制对双方都有利,我们其实是通过合同将供应商都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共享企业发展带来的利益。”郑远东说,机械制造业是个严重依赖供应商的行业,一台设备需要用到上百甚至上千个配件,因此供应链精细化管理的改革已势在必行。“对供应链管理不好,就直接关系到生产质量,像我们现在一年卖几万台设备,如果因为质量问题要经常返修,卖再多利润再高也没用。”

  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是为了迎接新的市场形势。郑远东认为,全国各地新兴的石材基地和石材市场很多,这些地方虽然是刚刚起步,但起点都比较高,对石材加工机械的需求反而更高。“所在企业发展到这个程度,已经不能只盯着销量,而要更加注重质量,才能迅速抓住新市场的机会。”

【相关推荐】